旅商夢之隊暑期社會實踐記
編者按:7月4日,我校暑期社會實踐夢之隊從南昌奔赴紅色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黃坳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針對黃坳村進行新農村建設調研、留守兒童支教、景區志願服務。來自學前教育、旅遊管理、商務英語等專業的五位學員組成一個支教小組,在黃坳小學為來自全村的二十多名留守兒童開展義務支教。
(一) 出征
出征第一天,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範秀仁冒着細雨為隊員們出征“打氣”,并對隊員們提出了要求。希望夢之隊隊員們能夠始終秉持着志願服務的态度,了解農村,服務農村,貫徹落實志願服務精神,做好留守兒童支教和留守老人的慰問服務工作,展現旅商學子的志願服務精神。希望隊員們能夠在此次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積極認真的學習革命老區的紅色精神,體會老一輩紅軍在革命時期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希望隊員們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增強自我鍛煉的意識,更要提高社會實踐的能力。
當天,隊員們在到達目的地以後,帶隊老師也很順利地和當地村幹部聯系好了工作,便開始按照既定計劃開始了本次社會實踐行。
(二)我校和井岡山黃坳村共建“暑期社會實踐基地”
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旅遊調研,也為了更好的推進我校和井岡山市黃坳村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共建。7月5日上午,在黃坳村舉行了我校和黃坳村共建“暑期社會實踐基地”的揭牌儀式。黃坳鄉及黃坳村相關領導和我校團委負責同志及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所有成員一起出席了儀式。揭牌儀式過後,夢之隊隊員按照既定計劃兵分兩路,一路人留在學校支教,另一路人在村幹部的帶領下一起參觀紅色革命老區,重溫井岡精神。
隊員們來到的第一個地方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故居。在這裡,隊員們感受到了毛主席在土地革命時期的艱苦和勤勉,一個燈盞、一隻水杯、一件抗寒的大衣,足以想象毛主席在深夜為革命事業刻苦研讀的畫面,這讓隊員們深受感觸。之後,隊員們來到了黃坳紅軍烈士墓,看到墓碑後都陷入了沉思,心中不由得對烈士肅然起敬,隊員們用集體默哀三分鐘的方式來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最後,隊員們步行至雁塔橋,這座在革命時期為紅軍物資轉運提供方便的重要建築,到現在更顯曆史感。
(三)支教,翻開一個母親和留守孩子的故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從黃坳希望小學中傳出。這是旅商夢之隊支教的隊員在給井岡山黃坳村的孩子們上課。“老師”們按照自己的課程計劃,教孩子們畫畫,折紙品,做手工。支教的“老師們”拿出為山區孩子們準備的精美畫筆,一一分發給孩子,孩子們接過五彩的畫筆,興高采烈,一邊歡快的畫着,一邊不停的打量着這盒在他們看來“如獲珍寶”的畫筆。“小朋友們,大家打開新畫筆和老師一起來畫......”小朋友們紛紛打開畫筆,信筆書畫。在教室角落的一個小孩子緊緊握着畫筆,“老師”見狀便過去詢問,“小朋友,你為什麼不打開畫筆畫畫啊?”小男孩遲疑一下,指着窗外一個中年婦女說:“我要帶回家給我哥哥姐姐用.....”在場支教的同學們瞬時驚訝了,打量這個衣着樸素的小男孩,放佛從他那充滿渴望的眼神看到了什麼。
留守兒童給一個母親留下的遺憾
課後,帶隊老師與這位守候在教室外的母親聊了起來,孩子叫王鑫偉,母親羅建英是南昌人,九十年代嫁到井岡山黃坳村,在生完第一個孩子後,因為生計問題,和丈夫外出打工,大兒子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在學業上沒有積極性,初中辍學後在中專學校學了酒店管理,由于各方面原因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待業在家,如今已經二十三歲,但生活依然靠父母。羅阿姨的兒子十分孝順,這讓她對兒子十分内疚,說自己沒有照顧好他,才讓他變成這樣,話語中帶了些許哽咽。
“我大兒子很聽話的,當時我和他爸因為家庭貧困不得不離開家鄉到外打工,就靠他和爺爺兩個相依為命,生活非常困難。我大兒子每天利用課餘時間到外面做雜事賺幾塊錢還交一半給爺爺....現在我想起來,就覺得對不起他。”
一個困難的家庭,一個善良的母親,一個不相幹的“女兒”
雖然家庭困難,但是羅阿姨心地善良,一個偶然的夜晚羅阿姨聽到路邊有嬰兒的哭聲,走進一看發現一個被遺棄的小女孩,她毫不猶豫的把孩子抱回家。小孩抱回家後,咳嗽不停,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是得了肺結核。這對于本不寬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不忍心孩子的病情再繼續惡化下去,羅阿姨四處奔波籌錢,依然堅持為女兒看病。女兒慢慢長大,病情大有好轉,但是女孩似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開始變得叛逆起來,不再與父母有過多交流,學習不認真,15歲便辍學在家,偶爾還會偷父母的錢。羅阿姨對女兒操碎了心,但是女兒依舊我行我素,不與父母親近,這讓羅阿姨很無奈,也很心酸。
為了孩子不再留守,苦并快樂着
幾年前,羅阿姨又生下了一個兒子,經濟拮據的家庭添丁不知是喜還是愁,為了不讓小兒子跟大兒子一樣缺少家人的關愛成為留守兒童,即使生活貧困但是羅阿姨依舊堅持在家陪伴孩子,希望他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希望他多學一些知識,不要像哥哥一樣留下遺憾。如今,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全靠羅阿姨的丈夫做零工維持,平時除了偶爾有蓋房子的事做,閑時幾乎沒有收入。羅阿姨一邊省吃儉用連一毛錢都要掰着花,一邊利用孩子上課之餘到附近的山上撿一些竹荪到集市上賣,即使幾個小時的勞動成果到最後也隻能賣十來塊錢。
“雖然,現在生活很辛苦,但我再也不會離開我的孩子,再苦再累我也要在他們身邊,讓他們好好學習,好好成人.....”面對生活的窘迫,一個善良而充滿愛意的母親堅強并快樂着。
羅阿姨的故事讓旅商夢之隊的老師和隊員們很感動 。看着她牽着孩子離去的背影,我們都默默的流下了眼淚,支教不能改變所有留守孩子的命運,但至少我們可以堅定的向前......
(四)敬老院——對話“孤獨”,第一次感同身受的社會實踐
7月6日,在帶隊老師的引領下, “夢之隊”前往井岡山黃坳中心敬老院進行志願服務活動。隊員們步行數公裡崎岖的道路後,抵達敬老院。帶隊老師和敬老院院長對接好工作後,夢之隊隊員們便開始幫助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打掃衛生、除草、切西瓜、喂飯……
聽一位基層黨員堅守崗位十年的感人故事
進入敬老院後,李院長很熱情的接待了隊員們,并和老人們一起到門口熱情的歡迎隊員們。不久便和隊員們講起了他十年堅守敬老院的故事。他是一個黨員,2007年進入敬老院工作,一幹就是十年,從三十歲的青年到頭發漸白的中年,這十年間飽含了他許多動人的志願服務故事。從最初的什麼都不懂,到現在對老人的專業護理;從最初的不被老人的理解,到現在被老人們尊敬和認同。他作為一個基層黨員的敬業故事深深的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隊員。
給老人喂飯
隊員們聽過李院長的介紹後,迅速分成幾個小組,到老人房間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拆洗老人的被服;到雜草地冒着烈日除草;到過道修剪花圃。
臨近中午,隊員們又開始了另一個實踐活動,就是給每一位老人喂飯。隊員們從廚房端出飯菜,盛好飯菜,一勺一勺小心翼翼的送到老人嘴裡。大部分隊員都是第一次為長輩喂飯,感觸很深,眼中不禁飽含了淚水。
年輕時都未婚,敬老院找到彼此的另一半
據李院長介紹,敬老院有一件令人很高興的事。年輕時都是未婚的兩位老人,到了敬老院以後,由于性格合得來,在李院長的主持下,兩位老人結成連理,完成了年輕時未實現的家庭夢。談到這個,兩位老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從院長的口中,隊員們了解到,黃坳鄉中心敬老院住有45名老人。大多數是孤寡老人,也有先天殘疾以及天災人禍的。老人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救濟,由于救濟金有限,老人也盡己所能,在精神好的時候會一起下地幹活,早上起來還會在一起做操、唱歌……隊員們的到來讓老人們很激動也很開心。在離别前,老人們為了感謝隊員,特地為隊員們表演了早操和唱歌,并留影紀念。老人們拉着隊員的手,久久不願意放開,看的出來老人們很開心也很不舍。看着老人緊握的手,隊員們表示以後有機會還會來看望他們。
(五)與黃坳村村民共同勞作的一天
為了能夠讓隊員們更加了解井岡山黃坳村這樣一個紅色革命老區,有針對性的進行社會實踐。7月7日,夢之隊帶隊老師讓隊員們體驗了和村民一起勞作的生活。
清晨,迎着朝陽,和着歌兒,隊員們行走在黃坳村種植竹荪的路途上。第一次下田幹農活,隊員們充滿好奇,紛紛想要下去嘗試。看到村民們低頭認真采摘竹荪的樣子,隊員們卷起褲腿,走下田去向村民們請教采摘的方法,絲毫不顧滿腿的泥巴。都說勞動是最光榮的,隊員們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了一大桶的成果,也得到了村民們的贊賞,心裡滿是喜悅。
晌午,正值黃坳村趕集時分,集市上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有叫賣的商家、有趕集的百姓、有嬉戲的小孩,為這個甯靜的山村增添了不少樂趣。喝茶是黃坳村人的傳統,這裡的村民喜歡以茶待客,不管是第一次遠道而來的客人,還是每天都能相見的朋友,黃坳人都喜歡用茶來招待,加以自家制作的特色點心,更顯黃坳人的風俗民情。
下午,隊員們步行至黃坳村荷花塘。去了解黃坳田間農民最真實的一面;去感受農民勞作時揮灑汗水的艱辛。看到一大片荷花含苞待放的場景,隊員們忍不住向村民了解了一些關于農作的知識,并詢問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村民們熱心的向隊員們講解了一些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知識。
夢之隊隊員與黃坳村人的一天在夜晚靜靜來臨中結束。正是因為紅軍精神的傳承,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黃坳人民的淳樸與熱情、勤勞與善良。
(六)“青春夢,黃坳行”——緬懷先烈,弘揚井岡精神
為了讓隊員們更深刻地了解井岡精神,了解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迹。7月9日上午,夢之隊前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先烈,感受井岡精神;參觀井岡山博物館,回顧紅軍将士在艱苦歲月的卓越成就。
一進入陵園,就能感受到陵園莊嚴肅穆的氛圍,隊員們都懷着沉重的心情向烈士默哀,鞠躬。看到一個個烈士的感人事迹,隊員們都無比欽佩戰争時期他們的勇敢和為國獻身的高尚品格。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祭拜烈士過後,隊員們便徒步走向井岡山博物館,這裡有革命時期留下的珍貴文物,它們記錄了革命先烈們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事業所做的點點滴滴。一支土槍、一雙草鞋、一個水壺……件件東西都體現着革命時期的艱苦環境和戰士們的愛國奉獻精神。看完這些更讓隊員們感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和井岡山博物館是夢之隊隊員在井岡山暑期社會實踐的最後一站,也是隊員們接受革命老區優秀品質洗禮的最佳地點。隊員們紛紛表示,在接下來的生活和學習中,更要時刻以實際行動弘揚革命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新時代青年。
旅商夢之隊經過一周的社會實踐,雖然辛苦,但也收獲了許多。一是,通過走訪調研,針對井岡山黃坳村的實際情況和問題為當地鄉政府提交了一份長達數十頁的調研報告,為當地政府的決策以及鄉村的改革提供了參考。二是,隊員們通過了一周的實踐,感悟頗多:從老人眼中讀出了關愛與親情;從支教中懂得了責任與擔當;從志願服務中明白了奉獻與付出;從鄉村勞動鍛煉中體會了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我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引起了團省委等上級部門和中國青年網、江西青年網、江西手機報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團委供稿、宣傳部編輯)